开年以来,公募机构涌现基金经理“离职潮”,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有了新的去处。与此同时,与之对应的“上任潮”也悄然开启,这些离职明星基金经理的代表产品纷纷迎来了新一任掌舵人。
明星产品掌舵人的选择和过渡如何进行?他们又将采取什么策略,延续绩优基金的业绩神话?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历史业绩出色的基金产品,大部分公募机构会选择以“稳”为主,遴选与原基金经理能力相当、风格相近的人来接手,以期平稳过渡,减少基金经理更替对基金规模的影响。
对于中小公募机构而言,由于基金经理矩阵尚未成型,找到与离任基金经理旗鼓相当且风格相近的继任者或许并不容易。此时,如果继任者能够另辟蹊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也有机会走出自己的风格之路,为原有的组合注入新的活力。
离职潮带动上任潮
近期,公募机构涌现离职潮,与之对应的上任潮也悄然开启。
中欧基金前投资总监、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于近期官宣创立上海运舟。周应波于去年底卸任了4只基金,其中,中欧时代先锋由周蔚文、刘伟伟、罗佳明管理;中欧明睿新常态由周蔚文、刘伟伟管理;近期,随着他的离职,其最后一只在管基金中欧创新未来18个月也将由周蔚文、邵洁、刘金辉共同管理。
去年10月,兴证全球基金前副总经理、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卸任了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并于近期宣布加盟睿郡资产。他原来在管的兴全趋势增聘了谢治宇和董理,与童兰共同管理;兴全新视野则由乔迁接管。
华安基金的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崔莹于今年1月宣布离职,他共卸任了5只基金。其中,华安逆向策略由万建军接手,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由胡宜斌管理,华安幸福生活由孔涛单独管理。
宝盈基金前权益部总经理、明星基金经理肖肖于今年2月离任,卸任了8只产品的基金经理一职,其中,拳头产品宝盈优势产业将由陈金伟单独管理。
农银汇理基金原明星基金经理赵诣于近日提出离职,将加入个人系公募泉果基金。赵诣之前在管的基金共4只,分别由公司不同的基金经理接手。
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认为,基金经理变动问题落实到交易层面上,投资者其实不必过于担忧。“如果是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出现了变动,其继任者必定会小心翼翼地调整前任所留的组合。”
绩优基金新任掌舵人,“稳”字当先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高级分析师高云鹏认可上述观点,她告诉记者,面对基金经理的更替,特别是明星基金经理的调整,大部分公募机构会选择以“稳”为主。“明星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一般都会比较大,对机构来说,安抚投资者信心,保持规模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高云鹏表示,针对不同产品,公募机构也会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采取不同做法。比如,有的产品有已被市场认可的合管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会放心让其“独挑大梁”;有的产品为离任明星基金经理单独管理,部分公募机构会安排旗下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同类型基金经理接管离任基金经理手中的产品;也有公募机构会委派投研总监出马,稳定军心。
高云鹏认为,总体而言,头部公募的人才储备充足,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找得到能力相当、风格相近且经验丰富的人才接替离职的明星基金经理。“以兴证全球基金为例,有压得住场的谢治宇,也有快速上升的乔迁。”
但她也指出,很多非头部公募尚未培养出明星基金经理梯队,有市场号召力的个别基金经理一旦离职,公司后续人才青黄不接,可能会对绩优产品的规模和业绩稳定性造成影响。
“培养一个明星基金经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高云鹏提到。她坦言,不少接管的基金经理虽然知名度不如前任,但管理尽职尽责,对得起投资者的信任。然而,由于市场环境或者宣发等种种原因,他们的市场认可度没那么高,这对产品后续的规模还是有些影响。“几年前,沪上某中型公募机构的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原东家就出现了上述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接手的产品历史业绩平平的情况,也有个别基金经理另辟蹊径,把产品做出了特色,在市场上成功打响知名度。
“华北某中型公募的一位基金经理就属于这种情况。”高云鹏举例称,“他2017年底接手了一只中小盘基金,而他自己擅长的领域在成长板块。于是,他结合自身优势,对组合的持仓做了一些调整,成功抓住了这波新能源行情,在2020-2021年涨幅领先,基金规模大幅攀升。”
高云鹏表示,对于中小型公募机构而言,由于基金经理矩阵尚未成型,找到与离任基金经理旗鼓相当、风格相近的继任者或许并不容易。此时,如果继任者能够另辟蹊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也有机会走出自己的风格之路,为原有的组合注入新的活力。
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表示,从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整个行业就是在基金经理及其他人员的不断变动中发展壮大的。王群航直言,很多人总是认为基金经理变动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他从不认可这个观点。他认为,有流动,多磨合,不断寻找适合发展的平台,行业的前景只会是越来越壮大和繁荣。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