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 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
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
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
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
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
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地把握住
答案的有关信息。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
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 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 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
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
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
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
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
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
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
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
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
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
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
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
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
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